“桂字号”良种育出大产业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日前公布了2023年度的22项优秀科技成果,广西农业科学院有4项成果入选,“桂字号”良种为推动热作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力。
“把本土资源优势转换成特色产业优势,是做优做强广西热带作物产业的关键。”广西农科院党组书记、院长邓国富告诉记者,近年来,广西依托丰富的热区资源优势,以科技赋能特色产业发展,热作产业从有到优、从优到强,成为支撑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前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植物种质资源学家刘旭在广西调研时说:“广西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地方品种资源收集与保护的天然优势。”品种资源是育种的原始材料,也是培育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新品种的物质基础。“育种上重大突破性品种的育成,几乎都离不开关键性种质资源的发现和利用。”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李丹婷研究员告诉记者。
为摸清广西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广西开展了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考察收集行动,抢救性收集了水稻、玉米、甘蔗、果树、蔬菜、花卉、食用菌等涵盖26个科、60个属、100个种的优异种质资源,实现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区域和作物种类全覆盖,为农业生产保留了珍贵“火种”。如今,在广西农科院种质资源库存放着8万多份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为开展基础研究和种业创新奠定了基础。
“掘金”种质资源,广西农科院相继创制了一批又一批“桂字号”新品种。在最新一个榨季,“桂糖42号”占全国糖料蔗总面积的31.45%,连续4年保持全国单一品种最大种植面积,成为我国第五代甘蔗主栽品种。“在海量的育种材料中反复选配、杂交,优中选优。”谈及三十年磨一剑的艰辛选育过程,“桂糖42号”育成人、广西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研究员王伦旺如是说。
以“桂糖42号”为代表的桂糖系列甘蔗品种,占全国糖料蔗总面积的38.92%,改变了我国蔗糖产业长期被“新台糖22号”垄断的局面,把“糖罐子”牢牢握在了自己手里。
“桂育11号”“桂香18号”“金针香”获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籼稻组金奖;“桂蕉9号”是国内首个抗枯萎病香蕉品种;“桂甜612号”获评全国十佳甜玉米品种;“钦蜜9号”占据全国百香果的“半壁江山”……越来越多的“桂字号”新品种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翘楚。
“我们基地种的1000亩木薯,生吃脆甜、煮熟后香糯,跟以前的木薯有天壤之别。”广西康逸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华妮告诉记者,木薯能够实现“华丽转身”,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鲜食木薯新品种“桂木薯11号”“桂热10号”功不可没。
“改良后的木薯新品种,不需要浸泡处理即可食用,低糖、低脂,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而且粗生易长,容易管理,技术成本低,投入产出比高。”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严华兵介绍。
如今,陈华妮的公司与深圳、上海等地的上百家甜品店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还研制出木薯脆片、木薯饽、木薯饺子、木薯营养早餐糊、木薯面条等深加工食品。
在兴业县,食用木薯种植面积达5000亩,食用木薯产业被列为玉林市乡村振兴十大主导产业之一。
“小果子”种出“大收益”,岑溪市大隆镇均昌村的黄勇锋深有体会。黄勇锋种植的200亩“桂热1号”坚果正处于丰产期。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产出坚果1500斤,价格好的时候可以卖到7500元,除去成本一亩地收益达6500元。
“桂热1号”是由广西农科院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坚果新品种。该所副所长王文林告诉记者,坚果的市场需求大、技术门槛低、附加值高,广受种植户欢迎,广西上思、合山、崇左等地相继出台扶持政策,将坚果列入乡村振兴重要产业。
目前,广西52个县市区均有坚果种植,面积达80万亩,已成为我国第二大坚果产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