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互联 > 列表

清华大学研发“AI医院”首批42位人工智能医生亮相

栏目:互联   发布时间:2024-12-10 18:31  来源:光明网    阅读量:6635    

本报讯最快明年上半年,21个科室、42位AI医生将在“AI(人工智能)医院”线上“坐诊”。最近,他们正在进行“集训”——专业人士对其疾病诊断能力进行内部测试和训练。这个“AI医院”系统是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执行院长刘洋带领团队研发的。

在内测版“AI医院”系统内,42位“医生”两两一组,在儿科、耳鼻喉科、呼吸内科、皮肤科等21个科室上岗。来看病的患者也都是AI模拟的。整个流程和真实医院一样,患者进医院,经过分诊、问诊,再到检查、诊断,然后取药、治疗等。

“AI医院”刚发布,就引发热议,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是:AI医生的诊疗准确率是多少?会不会误诊?项目成员、学院助理研究员马为之说,目前,AI医生可对300多种常见病和主要重大疾病开展高质量的诊断分析。

AI医生还在持续训练中自我进化。“关键就在于构造多样化的AI患者。”马为之说,“系统已经构建了超过50万个AI患者——来自不同国家地区、覆盖各个年龄段、患有不同疾病。这些都是由人工智能大模型结合权威医学知识库和少量公开病例等自动合成的。和现实世界的患者一样,AI患者有完整的基本信息、检查结果、症状、所患疾病等数据记录,可以跟医生进行交谈。”

在虚拟闭环中,AI医生还可以及时获得AI患者的诊疗反馈。马为之解释,这种数据闭环在真实世界很难实现,因为很多患者离开医院后就不再反馈。“有了反馈,AI医生可以对诊疗决策进行反思和积累,从而实现自我进化。”

得益于人工智能,AI医生的培训成长周期远小于一名真人医生。团队统计,日常培养一名出色的专科医生,除了多年的专业学习,还需要至少数年的临床积累等。AI医生的成长速度要快得多,在虚拟世界里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能完成上万名的患者诊疗积累。

“打造AI医院的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大模型智能体的自我进化能力,实现AI医生的快速提升。”马为之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