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新语学术论坛召开探索脑细胞保护新路径
12月22日,由中国卒中学会主办的第十期卒中新语学术论坛在南京举行。本次论坛汇聚了国内外众多卒中领域的顶尖专家,聚焦脑血管病的脑细胞保护治疗。
全球范围内,曾有超过1000种针对不同靶点的脑保护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然而,那些仅针对单一靶点的药物大多未能取得成功。美国卒中治疗学术产业圆桌会议倡导了一种新的理念,即多靶点保护,强调通过同时作用于两到三个靶点来有效保护脑细胞的重要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
??12月初,由先声药业与宁丹新药合作研发的卒中创新药先必新舌下片经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认为,近年来我国在这类药物的研发上取得的进展,正是对“多靶点共同保护脑细胞”这一理念的实践验证,同时也是医工协同创新的典型案例。
南京医科大学朱东亚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朱东亚教授进一步阐述了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多靶点治疗药物应同时靶向兴奋性毒性、氧化/硝化应激和免疫炎症。他介绍,活性小分子右莰醇具有抑制兴奋性毒性、减轻炎症等作用,与依达拉奉组合能发挥协同增效的效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樊东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樊东升强调,脑保护治疗越早越好,缺血性卒中急性期需满足14天足疗程治疗。他提到,先必新舌下片使用便捷,易于院外患者自我给药,能够优化卒中患者的急性期管理。与其他经口给药剂型相比,舌下片5分钟内快速崩解吸收,经静脉丛吸收入血,避开肝脏的首过效应,能和静脉注射达到同样的效果。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安定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强教授共同回顾了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神经科学领域2024年开放课题,并发布2025年开放课题,他们呼吁:“希望更多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卒中治疗领域的发展。”
徐安定教授在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脑血管疾病还是其他神经系统损伤,都需要进行脑保护。例如,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等患者,这些患者在损伤发生后,都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脑细胞,减少进一步的伤害。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而言,“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在缺血早期无法溶栓的患者中,尽快开展脑保护保护治疗可能帮助延长治疗时间窗并挽救神经功能。
在谈到先必新舌下片的研发历程时,徐安定不禁感慨:“这款新药的研发,就像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从最初的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前评价,再到临床试验,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们更加坚定了科学创新的决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卒中治疗事业也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