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盐沙龙走入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共话“AI科研新范式”
10月24日,由中国科协和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的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正式启幕,峰会与2025知乎科学季联合打造的“AI科研新范式”盐沙龙专场活动也于同日落地。上海交大讲席教授、上海市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荣誉委员、欧洲科学院院士徐雷致开幕辞,近百位来自产业和学界的青年代表齐聚现场,共话人工智能发展前沿。
现场,浙江大学平台“百人计划”研究员张圣宇以《AI时代的人机交互思考》为题发表了演讲,针对移动端AI发展难点,张圣宇重点分享了团队提出的“端侧轻量草稿模型+云侧全量模型”的协同范式。他还引用“AI教母”李飞飞的观点称“斯坦福大学应该录取最会使用ChatGPT的前2000名学生”,强调善用AI工具的重要性。
“我们的强化学习机器人在评测中能战胜超过90%的玩家,但大模型并不会打游戏”,如何让二者结合,成为AI在游戏产业应用中的重要课题。网易伏羲AI产品专家范仲带来了题为《AI如何重塑我们的游戏体验》的主题演讲,阐述了人工智能如何对玩家可感知的趣味玩法,到游戏后台的系统优化,革命性的生产工具三个层面产生的积极影响,为与会者勾勒出一幅“AI点亮游戏未来”的生动图景。
副教授、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知乎优秀答主华沙担任了本场活动主持人。在随后的圆桌环节中,几位嘉宾围绕“我会不会被AI给取代?”展开了讨论。范仲认为在互联网产品行业,人类最核心的、AI暂时甚至永远无法替代的能力是“创意”;张圣宇也持相同的判断,“从0到1的原始创新必须依赖人类的创造力”;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知乎新知答主温戈现场则鼓励大家成为敏捷型职场人,“让人借助AI成为更好的造物主”。
同期,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举行,吸引到众多诺贝尔奖、图灵奖、沃尔夫奖等国际顶级奖项得主及国内外青年科学家参与。知乎同样深度参与其中,众多科学家在现场“AI科研新范式”问题墙上留下印记与回答。诺奖得主兰迪·谢克曼亲自在展板上手写了“科研工作者该如何平衡科研与生活”的答案:You must have passion and commitment to succeed; be very well organized; and you can have a career in research and a well-balanced life。;2023年生命科学突破奖得主克利福德·布兰威恩回答了“无意识的宇宙为什么会产生有意识的人类”这一充满科学与哲学意味的问题;埃尼环境先进技术奖得主约根·卡罗则回答了“如果太阳熄灭了,当前科技水平下,人类能生存多久”的脑洞问题。与此同时,知乎答主博丽灵梦与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利物浦大学教授马修·罗塞因斯基,展开了一场对谈。罗塞因斯基教授还特别寄语知乎用户,赞赏在知乎传承的科研精神和热爱,“因为科学是人类在未来克服挑战的必由之路”。
一场连接顶尖科学家与广大科研爱好者的思辨盛宴也在知乎同步上演,围绕AI时代科研变革的主题讨论,三位2025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得主—孙理察、斯科特·埃默尔和韦斯·桑德奎斯特提出的科学挑战,吸引了平台上大量科研工作者深度参与。众多知乎答主在讨论中形成一个共识:AI正成为人类探索科学的同行者,我们共同站在一个“新的黄金时代”的起点。
从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到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再到三位科学家在知乎发起的提问挑战赛,2025知乎科学季通过“AI科研新范式”这一主题,成功搭建了连接大众、科学爱好者和科学家的对话体系。锚定“科学讨论社区”这一定位,后续,后续知乎科学季还将举办“2025知乎科学开放麦:追答案的人”线下讨论活动,传播科学之美,持续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