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项目建成 ,让中国精密重力测量技术实现领跑
11 月 1 日消息,据“湖北发布”公众号消息,近日,由华中科技大学牵头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通过国家验收评审。这是脉冲强磁场之外,华中科技大学承担完成的第二个国家大科学项目。
国家验收委员会由来自国家有关部门、湖北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 16 位专家组成。经质询和讨论,验收委员会认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标志性成果。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已具备了全球毫伽级、基准微伽级的重力数据获取、评估与应用能力。项目建设总体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万有引力常数 G 值测量、空间静电加速度计、冷原子绝对重力仪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伽(GAL)是重力加速度单位,名称来自伽利略,1 伽的 1/1000 为 1 毫伽,1 毫伽的 1/1000 为 1 微伽。】
精密重力测量在基础科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前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被喻为“国之重器”。建设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可为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以及基础物理等多学科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强大支持,让中国精密重力测量技术从跟跑到并跑,并最终实现领跑。
据了解,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山大学等筹建“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于 2018 年开工建设。该设施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期 5 年,依托主体为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引力中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重力测量基准和物理仿真两大平台,3 万平米科研综合楼和 6 千平米山洞实验室。
据悉,项目采取“边建设、边验收、边运行”思路,坚持将已达到开放条件的设备和装置及时投入试运行和对外服务。团队在首席科学家罗俊院士,工程总顾问许厚泽院士、叶朝辉院士带领下,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立足自主创新,解决了一系列“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产出了一批引领性原创成果,培养和吸纳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