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仰望,可以让世界仰望了!
以前没钱买比亚迪,现在没钱买比亚迪。
比亚迪仰望发布了首款硬派越野车U8,这可能是全球电动汽车发展史上跨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产品。
我们常说,特斯拉重新定义了电动汽车。那么,比亚迪仰望U8的出现,则是把电动汽车拉回了机械性能的传统。特斯拉告诉大家,做电动汽车一定要智能化,掀开了全球电动汽车智能化的浪潮。比亚迪仰望则告诉大家:做电动汽车不一定要智能化,先把机械化做到极致,也能带来颠覆性的产品体验。
比亚迪仰望U8就是一款基于电动化技术,将汽车的机械化性能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的颠覆式产品。
在比亚迪的宣传片中,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仰望U8有四大全新的行驶体验:
一是,如螃蟹一般横向行驶;
二是,原地360度掉头;
三是,勇闯沙漠,不惧辽阔;
四是,可以在水上浮起来开。
这四大场景均是对汽车机械化性能的升级。它不跟你搞什么自动驾驶,也不跟你讲什么智能座舱,更不跟你说它有多少块屏幕,它就像一个耿直到底的理工男。它就告诉你:燃油车可以做到的,我可以做到,燃油车做不到的,我也能做到。
这是电动汽车首次在机械化性能上超越燃油车。可以说,仰望U8的出现,在技术上彻底打破了燃油车的机械性能优势。风里雨里,山里水里,都不再是电动汽车的禁区,仰望U8打破了禁区。
队长曾反复提到过,比亚迪可能在智能化的下半场落后于时代。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比亚迪在上半场根本不跟你玩智能化。它在上半场就专注做电动化,用电动化技术去提升汽车的机械性能。
而实现这一切的新技术,比亚迪称之为:易四方技术平台。
这是全球独创的新技术。所谓易四方,简单地说就是,它用四台电机,分别控制汽车的四个轮子,每个轮子都是独立控制的。这样做,在产品上带来的独特体验有:
一,四个轮胎,哪怕爆胎了两个,它也能保证汽车的稳定性,确保车内乘员的安全性。这就等于在电动汽车内多增加了一套车身稳定控制系统。
二是,如果你不慎落水了,开到水塘里去了。你能利用四台电机驱动轮胎,增加汽车的浮力,让汽车浮起来,从而实现水里航行的功能。
另外两个驾驶体验就是前文中提到的,像螃蟹一样横着走,原地360度掉头。这两种行驶模式能够扩大汽车在极端路况条件下的行驶安全性,在很窄的通道中,不至于束手无策。
可以说,仰望U8易四方最大的技术创新就是,它填补了电动汽车机械化性能不足的缺陷,把电动汽车的机械化性能做到了极致。
这可能就是比亚迪在电动汽车上半场最大的杀手锏。我们都知道,创立一个全新的百万级豪华品牌是很艰难的。特斯拉Model X主打智能化,卖到了100万的价格,也打开了百万豪车的市场之门。如果比亚迪仰望跟随特斯拉,去搞智能化,那恐怕多半是邯郸学步,难以超越。
比亚迪仰望U8用电能重塑汽车的机械性能,不搞自动驾驶那些虚头巴脑的。车是人开的,驾驶体验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它要能够适应各种地形,各种路况,这些都是自动驾驶难以解决的。
假如车子掉水里,智能驾驶系统就更鸡肋了。
比亚迪仰望U8的出现,重新把车辆的机械性能拉回了第一序列。它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好处,这能让车企减少对高性能芯片的依赖,用电力系统把机械性能做到极致,用机械性能去提高电动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是回归了汽车的原始性,也回归了汽车的实用性,比亚迪仰望开辟了一条自己独创的路。
自动驾驶技术在车企竞争中,遭遇到了最原始的机械性挑战。它重新唤醒了我们:汽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玩的。与其把方向盘交给不成熟的人工智能,不如紧握在自己手中。
比亚迪仰望曾预告价格大概定位100万区间。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百万级价格区间,比亚迪仰望几乎是无敌的存在。丰田霸道、奔驰大G、保时捷帕拉梅拉、宝马X7等传统燃油车型,在技术上只能仰望比亚迪。
比亚迪仰望U8重塑了汽车的动力系统,它不再执着于传统的两驱或者四驱。它是独立四驱。大家见过大疆四旋翼无人机吗?
如果说,传统燃油车是单旋翼或者双旋翼无人机,那么,比亚迪仰望就是四旋翼无人机。四个轮子就相当于四个飞翼,它们相互独立,却又相互协同,这无疑是颠覆了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
易四方技术不仅让比亚迪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车企,也在极致机械化性能上打了特斯拉一个措手不及。特斯拉引以为傲的智能化技术,遭遇到了原始机械化的强力挑战。
可以说,从百万级豪华品牌的定位来看,比亚迪仰望的开创性技术,可以立得住了。马斯克东搞西搞,撒手特斯拉不管不顾,终究是要吃大亏的。
比亚迪最难打的还是品牌力。仰望是一个新品牌,跟欧美的百年老品牌相比,在品牌力上有着显著的差距。当前,仰望的销量目标不要说打败奔驰,宝马,保时捷,而是俘获自己的第一批种子用户,要有第一批种子用户来为比亚迪仰望买单。
这是任何一个新品牌立足于世界的第一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比亚迪仰望,进军百万豪车市场,算是起步了。
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说:电动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在上半场,比亚迪无疑已足够惊艳。他似乎在暗示,即便是下半场的智能化,比亚迪也在攒大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