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李娟:但我还是想再挣扎一下
远处是重峦叠嶂,近处是偷吃坚果的松鼠,在阿勒泰最后一缕尚未沉下的天光中,李娟与董宇辉的对谈开始了。亲切却社恐的知名作家与炙手可热的电商主播,一个半小时的直播平均观看人次达到30万,卖出了17万册书。
当晚,不同于几乎每天面对直播镜头的董宇辉,长期独处、鲜少接受采访的李娟在直播中显得有些局促。面对董宇辉的提问,她鲜少笃定地表述观点,常常否定、纠正自己先前说过的部分内容,总是斟酌词句,有时甚至会陷入几秒的沉默,让直播间的不少观众怀疑是不是网卡了。
“准确”是李娟一直以来在写作、说话时对自己的要求,“我是个作家。我总觉得自己表达不准确是一个天塌了这样的大事。”
这种在表达上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让董宇辉有些哭笑不得,他不理解这位依靠文字收获巨大成功的作家为何总是在聊天中“充满一种习惯性的自我批判和否定”。作为电商主播,董宇辉总是侃侃而谈,他的职业要求他在面对大家的提问或评论时,“脱口而出”一些观点,而其中透露出的特殊文化气质使他区别于众多靠浮夸、吆喝的主播获得了成功,让人感到真诚、亲切、平易近人。但这种“脱口而出”的习惯与表达相对迂回、谨慎的李娟大相径庭,在这场直播里,董宇辉似乎很难按照某种“套路”与李娟进行对谈,这样的矛盾让观众看到两种截然不同表达习惯的碰撞。
李娟承认“脱口而出”的话往往是最真实的,但她觉得那往往只是一句“痛快话”。相比于即时的对谈、采访,她更习惯用文字传递自己的感受与想法。于她而言,写作是最适合她探索自我情感与世界的方式。“写的时候,你会思考,思考要怎么写,这就是一种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适的状态。”李娟看着董宇辉,慢慢地一字一句道,“你会不停地否定自己,然后不停地调整,很多时候真的是写着写着就会发现自己最内心、最真实的一种心意。”
为了这种真实心意的准确传递,李娟调侃自己为“内耗之王”。她一方面通过否定自己而不冒犯他人,让自己获得安全感,一方面又因为这种“讨好”而感到委屈,因为她只是没有做到心意的精准表达。“作家追求的是一种准确性,如果对方误解我了,说明我的表达是有问题的,说明我没有做到最好,是我让别人误解我了。”
这样的状态让董宇辉很有共鸣。从曾经在“东方甄选”直播间爆火到如今的独行单干,面对过太多争议的他的回应方式同李娟一样,就是“把自我渺小化”。
不过,董宇辉仍然鼓励李娟更大胆、直接的表达。“谁说准确是作家的使命,哪个作家把自己表达清楚了?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好吗?”但李娟只是笑笑,“可能是宿命吧,但我还是想挣扎一下。”她说,“我‘取悦’其他人,并不是说贪图他什么,而是他会被认同,他会感觉到一种价值感,他的这种开心也会让我开心。”
李娟在新疆农村的成长经历使她很早就明白了痛苦的存在,亲人的离开、家人的离别、牲畜的死亡……这些在新疆都是日常。“一个平凡的人,他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了让他很痛苦的事情,他会想办法去克服他,而不是非常矫情地继续沉溺其中,因为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要去放羊,要去挤奶。”正是因为认清了痛苦是一种日常的体验,李娟决定接受。“这种痛苦会让你保持某种冷静,某种清醒,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力量的滋长。”这让她相信自己文字的最大受益者是自己,写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自我否定,但也正是这些思考与矛盾让她明白了自我,完成了创造。
“不甘心的人,才会继续往前走,而甘心的人,会停下来。人一旦停下来,结局就会提前到来。”内耗或许是李娟保持写作动力的姿态,她与痛苦共生长的坦诚与纯粹或许也为大家带来一点慰藉。“生活真是由各种各样的痛苦组成,但这种痛苦是很正常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去面对的人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